钢筋水泥间的造梦者

前两天经过CBD时,看到围挡里冒出半截的钢结构骨架,塔吊正在高空转着"大风车"。突然想起十年前刚入行时,师傅总说:"咱们这行啊,就是在地面上种房子。"这话糙理不糙。

一砖一瓦里的门道

很多人觉得建筑施工不就是搬砖砌墙?嘿,您可太小瞧这活儿了。光是混凝土配比就有十七八种讲究,夏天得防着水泥"发烧",冬天又要防它"着凉"。我有回在郊区工地就吃过亏——38℃高温浇筑的楼板全裂成了龟背,工长急得直拍大腿:"这他娘比碎花裙还花!"

现在的新材料就更玄乎了。上次见到种自修复混凝土,裂缝里浇点营养液,嚯,真跟武侠小说里的金疮药似的,三天后裂纹自己长好了。不过老师傅们还是更信老祖宗的法子,去年修仿古建筑时,老师傅非要往灰浆里掺糯米汁,说这样砌的墙"比小年轻的婚姻还牢靠"。

高空芭蕾与地面象棋

要说最提心吊胆的,还得是高空作业。记得第一次爬30层外架,安全绳扣在腰上还直打颤。老张在边上啃着馒头笑话我:"怕啥?蜘蛛人都没咱工资高!"结果下午他的工具袋就被风吹成了降落伞,气得他追着飘走的扳手骂街。

地面上更是热闹。材料车、泵车、渣土车像在跳贴面舞,塔吊指挥员举着对讲机活像交响乐指挥。有回碰上个急性子甲方,非要同时塞进来三支装修队。好家伙,瓦工刚铺完地砖,水电工就拿着电锤来"开膛破肚",那场面简直比拆迁现场还惨烈。

藏在焊缝里的浪漫

这行当苦是真苦。三伏天钢筋能煎鸡蛋,三九天螺栓会冻成"冰棍"。但你要说没点成就感那是假的。去年参与的那个文化中心项目,曲面幕墙像水波似的晃眼。验收那天特意带着闺女去看,小丫头指着玻璃幕墙上我的安全帽反影喊:"爸爸在楼里游泳呢!"

现在每次路过自己参与过的建筑,总会下意识找当年留的"暗号"。可能是在配电箱后画的小王八,或是混凝土里摁的硬币。这些小心思就像时光胶囊,等哪天楼要拆了,说不定能听见我们那代建筑人的哈哈大笑。

明天还要赶早

最近工地上来了批"00后",无人机放线玩得比我们当年甩铅锤溜多了。虽然他们老吐槽:"这行当比修仙小说还熬人",但看见凌晨四点打混凝土时,这群孩子照样嗷嗷叫着往搅拌机边冲。

收工时常望着天际线发呆。那些灯火通明的写字楼、商场、住宅,哪个不是我们一铲子一锤子攒出来的?要是建筑会说话,估计每栋楼都能讲出比《一千零一夜》还长的故事。

(摸出安全帽上的水泥渣)得,明天还有两层顶板要浇,今晚得给振动棒充好电。您问干这行后悔不?这么说吧——当阳光下看见自己参与的大楼投出影子时,那感觉,跟老农民秋收时掂量稻穗差不多。

返回文章列表
相关文章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