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房这件事,到底值不值得all in?
说真的,每次和朋友聚会,聊着聊着话题总会拐到房子上。上周老同学聚会,酒过三巡,小李突然拍桌子:"我算是看透了,现在不买房就是等着被割韭菜!"这话说得,让在座几个租房族脸色都不太好看。
房价这个磨人的小妖精
咱们这代人啊,真是被房价折腾得够呛。记得2015年那会儿,我陪同事看房,三环边上80平的两居室才300来万。当时他还嫌贵,结果现在?呵呵,翻倍都不止。每次想到这事儿,我都恨不得坐时光机回去抽自己两巴掌——为啥不借钱也要买?
不过话说回来,房价这东西吧,就跟过山车似的。我表姐2017年高位接盘,结果赶上调控,到现在还没解套。每个月还贷的时候,那叫一个咬牙切齿。所以你说买房这事儿,还真不能一概而论。
租房的快乐你想不到
我有个发小,在上海租了十年房。你猜怎么着?人家活得可滋润了。用他的话说:"我把首付的钱拿去投资,收益比房价涨得还快。"去年他算了一笔账,要是当初买房,现在净资产反而少了两百万。当然,这话得打个折听,毕竟投资有风险嘛。
我自己也租过几年房,最大的感受就是自由。工作调动?拎包就走。小区环境变差?下个月就换。这种灵活性,确实是买房给不了的。不过啊,每次搬家的时候,看着一箱箱东西,心里还是会泛起那么一丝丝酸楚。
地段!地段!还是地段!
说到买房,我姑父有句名言:"宁愿要市中心的一个厕所,不要郊区的一套房。"话糙理不糙。我有个前同事,图便宜买了远郊新房,结果每天通勤三小时,坚持了半年就崩溃了。最后房子租不出去也卖不掉,成了烫手山芋。
但反过来说,现在很多新兴板块发展得也不错。我一个做中介的朋友说,有些新区五年前鸟不拉屎,现在配套比老城区还完善。所以啊,眼光很重要。不过这种预判能力,咱们普通人还真不一定有。
房贷压力测试不能少
我认识个小姑娘,买房时光顾着算首付,结果月供占到收入70%。后来公司裁员,差点没把她逼疯。现在天天吃泡面还贷,朋友圈里却还要装岁月静好。看得人真心疼。
银行的朋友跟我说,月供最好不要超过收入40%。但现实是,很多人都在踩红线。要我说啊,买房前真得做最坏打算:万一失业怎么办?生病了怎么办?别等到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才后悔。
房子的附加值你想过吗?
去年我儿子上学,才深刻体会到学区房的重要性。为了个入学名额,我和老婆差点跑断腿。最后虽然解决了,但那个折腾劲儿啊...所以现在有人问我该不该买学区房,我都说:如果你有孩子,这就是刚需中的刚需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政策变化快,今天的热门学区,明天可能就重新划片。我邻居花大价钱买的学区房,结果孩子上学前政策变了,气得他半年没睡好觉。这种风险,也得掂量掂量。
未来会怎样?谁也说不准
最近总有人问我:"现在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?"说实话,我要知道就发财了。专家们也是各说各的,有的说房价还要涨,有的说泡沫要破。要我说啊,刚需该买就买,投资的可得悠着点。
记得2008年那会儿,多少人喊着房价要崩盘。结果呢?等来的是新一轮暴涨。所以这市场啊,真没法用常理解释。咱们普通人,量力而行最重要。
说到底,房子这事没有标准答案。有人买了房夜不能寐,有人租房也其乐融融。关键是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,能承受什么。毕竟啊,人生不止有房子这一件事,你说是不是?